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娱乐文化 > 娱乐 > 正文

首演60年,辉煌一甲子 经典吕剧《逼婚记》再现泉城

来源: 编辑:李欢 时间:2019-06-10
导读:从1959年首演至今,这部戏在大江南北影响深远——多次进京,得到国家领导人和戏曲大家的点赞;拍成过电影,被改编成京剧、越剧等多种戏曲形式;到各地巡演,声名大噪;也曾走出国门,将“大葱大蒜的味道”带向全世界……

首演60年,辉煌一甲子 经典吕剧《逼婚记》再现泉城  

吕剧《逼婚记》晋京演出剧照根据电影《逼婚记》改编的连环画册

  有人说,有吕剧的地方,就有“本县一阵犯疑猜”。

  这是吕剧《逼婚记》里的唱词。在济南的吕剧史上,《逼婚记》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辉煌。从1959年首演至今,这部戏在大江南北影响深远——多次进京,得到国家领导人和戏曲大家的点赞;拍成过电影,被改编成京剧、越剧等多种戏曲形式;到各地巡演,声名大噪;也曾走出国门,将“大葱大蒜的味道”带向全世界……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吕剧《逼婚记》首演60周年之际,由济南市文旅局主办,济南市吕剧院、济南时报共同承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山东省优秀保留剧目吕剧《逼婚记》60年传承演出”即将在6月19日晚,在山东剧院拉开帷幕。

  为何吕剧《逼婚记》能60年久演不衰?它好看在哪里?精彩大戏开场前,记者先请济南市吕剧院书记、院长张玲,《逼婚记》复排导演孔铁回答这一问题。

  【甲子辉煌】一出幽默烧脑的大喜剧曾被多位领导人点赞

  《逼婚记》讲的是咱济南的故事。

  61年前,时任济南市吕剧团负责人的于廷臣执笔历创作了富有浓郁济南气息的《逼婚记》。故事起源于千佛山庙会,讲述了明朝末年济南府国舅洪彦龙强抢民女兰金贵,历城知县不畏强权机智断案,还促成皇姨与民女哥哥兰中玉美满姻缘的故事。用后来著名剧作家王宏的话说,这部戏集“公案、公堂、爱情、深闺等元素于一体”,既幽默烧脑,又浪漫无限。

  1959年,《逼婚记》一经推出便引发轰动。老市民张先生回忆,当时《逼婚记》在各大剧场演出,经常一票难求,不亚于当下小鲜肉们的演唱会。第一代“县官”的扮演者、著名吕剧演员张万真也回忆,那一阵子,一周内只要剧场里有演出,肯定就是《逼婚记》。1960年,《逼婚记》到全国各地巡演,名声大躁。

  1962年,《逼婚记》被山东省文化厅推荐进京演出。在人民大会堂、怀仁堂,《逼婚记》连演两晚,朱德、邓小平、彭真、罗瑞卿等国家领导人以及业内专家荀慧生、新凤霞等都观看了演出。荀慧生称:“这是一出十分动人的大喜剧,使我在台下不住哈哈大笑”。

  1977年,李先念到济南视察工作点名要看《逼婚记》。演出完毕,他说:“我看了《逼婚记》,想起了济南府。吕剧就应该有乡土气息,像大葱大蒜!”。一周之后,李先念得知汪东兴要去青岛,便强烈推荐《逼婚记》:“路过济南,一定要看《逼婚记》”。

  后来,《逼婚记》被长春电影厂拍成同名电影,在全国公开发行,名声传遍大江南北,还先后被改编成京剧、越剧、豫剧等多种戏曲形式。

  【重焕青春】时隔54年再晋京“大葱大蒜味儿”也能打动全世界

  正如人生会经历起伏一样。再后来,戏曲进入低谷期,《逼婚记》也演得越来越少,随着老演员的退休和调走,“只能借人来演,借来人就演,借不来人就不能演,太被动了”。

  2012年,几经考虑,时任济南市吕剧院书记、院长的张玲决定重新复排《逼婚记》。“我看过《逼婚记》的历史,了解《逼婚记》的剧情,我觉得这部戏不仅是我们院的看家剧目、吕剧的代表,更因为它所蕴含的价值观,如清正廉洁、不畏强权等精神都与当今社会十分吻合。”她坚信,这样一部正能量的戏肯定会历久弥新。

  那到底请谁来导?请谁来演?张玲将目光落到济南市吕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导演孔铁身上。孔铁此前曾执导过《阳光大姐》《刘胡兰》《菱花镜》等多部古装戏和现代戏,擅长以小见大,从家长里短的小事中,反映真善美。

  张玲还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由年仅25岁的曾凡亮担任“县官”一角,“必须要培养和锻炼自己的演员,在演出中逐渐养成阶梯型的人才队伍”。

  两个月后,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被赋予更多时代感和青春气息的《逼婚记》亮相舞台。2014年,该剧获得第一届山东省优秀保留剧目。

  2016年,时隔54年后,《逼婚记》再次晋京,作为唯一入选的山东舞台艺术精品,受邀参加“全国地方戏演出中心精品剧目展”展演,两场演出全部爆满,现场掌声雷动,著名演员魏积安、著名编剧王宏等都为此点赞。随后,《逼婚记》还登上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将星闪烁大舞台”,为上百名将军和千名官兵演出,受到一致好评。

  2017年,“吕剧《逼婚记》巡演”入选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这年9月,《逼婚记》带着浓浓的齐鲁乡情,奔赴东北三省,35天32场,他们走了4400多公里,先后走进5所高校、海陆空部队、大庆油田、敬老院等。每一场演出结束时,演员都要一再谢幕,台下观众总是再三要求演员返场。在项目中期答辩时,济南市吕剧院也获得国家艺术基金专家团的点赞,他们说,这是他们见到的最好的申报主体单位之一。前不久,该项目还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优秀申报方案汇编”。

  更难得的是,作为地方戏,《逼婚记》还走出国门,在西班牙、芬兰、俄罗斯、保加利亚、土耳其等多个国家留下属于山东的“大葱大蒜的味道”。“外国友人可能听不懂戏词,但演员的扮相、唱腔、动作、表情都很能打动他们。”张玲说。

  【经典再现】小细节带来新幽默这是戏曲界的“开心麻花”

  不是时间成就经典,而是唯有经典可以超越时间。

  从1959年首演至今,60年岁月匆匆而过,但薪火相传的吕剧《逼婚记》却依然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至今已有4代传人,演出1000余场。《逼婚记》何以久演不衰?

  在导演孔铁看来,除了这部剧的价值观与时代相吻合外,还因为这是一部凝聚了老一代艺术家所有艺术精华和心血的戏。它既有浓厚的民间气息,又经过马少波等老艺术家们几番打磨,从唱词、唱腔等方面都有很大提升,融合了书生气、侠义气、贵族气等各类元素。

  《逼婚记》更有鲜明的吕剧特色。孔铁说,吕剧诙谐幽默,讲述的都是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儿,特别接地气,就像现代开心麻花的舞台剧,特别能引起观众共鸣,这也是很多大腕、领导人喜欢《逼婚记》的原因。而《逼婚记》还开创了中国戏曲“清官扮丑”的先河,其中县官的唱腔更是地地道道的济南味儿。

  60岁《逼婚记》的青春焕发,还在于它与时俱进的成长。在复排《逼婚记》时,孔铁在坚持继承传统的同时,还与时代同步,删除老版本中冗长缓慢的部分,“让整部戏在节奏上更明快、紧凑,适合当下观众的观演习惯”。他们还添加了一些具有时代感的台词,如当县官被皇姨质问时,县官一句“得亏我这个县官是真才实学得来的,要是花钱来的,这会儿可真漏了汤了”。每到此处,观众总会引来一阵爆笑。

  再比如,老版本中,县官见皇姨坐的是一把高凳,但新版中却被换成了一个小板凳。当1.8米高的县官坐在小板凳上,双方地位的悬殊、皇姨鄙夷的态度立马一目了然。后来的演出实践也证明这一处改动成为全剧亮点之一。这样的小变化还有很多,比如剧中还融入晋剧“耍帽翅儿”的绝活儿等。

  今年恰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吕剧《逼婚记》首演60周年,张玲说,60岁的《逼婚记》是整个时代文化发展的缩影,《逼婚记》的再一次新生、戏曲演员的成长都离不开国家以及济南各项政策的支持,离不开观众的喜爱。所以,在这特殊的一年,他们希望再为泉城父老乡亲奉上一台精彩的“逼婚大戏”。

  2019年6月19日晚,山东剧院,等您来赏!

责任编辑:文心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网友评论:

栏目分类
Copyright © 2011-2021 经济新报网 联系我们:jingjixb@163.com 为商业人士提供客观、独到、深度、权威的最新经济报道和分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