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财经 > 正文

主动服务国家战略,构建金融科技集聚区和对外展示窗口

来源:未知 编辑:文心 时间:2020-12-05
导读:

当前全球金融科技方兴未艾,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潜力,以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和大数据为代表的新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深入,在为金融业提质增效的同时,也在深刻影响着传统金融行业的转型升级。未来,全球金融业增长点和竞争力将主要体现在金融科技发展上。

2020年1月,上海市政府正式对外发布《加快推进金融科技中心建设实施方案》。根据方案显示,上海将推出金融科技企业培育、税收优惠、人才引进等一系列措施,目标是五年内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金融科技中心。如何建设金融科技中心,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成为学界业界关心的焦点。

今年5月17日,由上海国际集团倡议发起的上海金融科技产业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正式成立,现已取得了一系列落地成果。

“金融业一直是信息科技运用的前沿,国家和地方也在持续推动金融业数字化转型,鼓励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赋能金融行业。2019年中国人民银行出台了《金融科技(FinTech) 发展规划(2019—2021年)》,形成了我国金融科技产业发展的顶层框架;而对于上海而言,去年同期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在上海国际集团调研时提出,作为国务院批准的五家金融控股公司模拟监管试点单位之一,上海国际集团要在服务重大国家战略方面有新作为,推动市属金融机构做大做强,密切关注新兴金融领域,加强金融科技前瞻布局。上海金融科技产业联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上海金融科技产业联盟理事长、上海国际集团总裁刘信义表示。

服务金融科技中心建设,联盟发展格局初显

精准定位基础上打造联盟鲜明特色联盟定位为联合金融科技相关机构的跨行业、开放性、非营利性的非法人组织,宗旨是开放交流、前沿展示、合作共赢、生态创新,旨在服务上海市及长三角地区金融科技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搭建具有国际视野的技术合作与产业促进平台,推动成员在金融科技领域的长期深度合作,推动金融科技产业协同与生态建设,引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深度融合。

成立以来,联盟服务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金融科技中心建设联动发展,着力在三个方面打造联盟特色。一是构建和完善上海金融科技产业生态。围绕联盟成员单位需求和金融科技产业生态布局,推动产业链上各类成员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搭建具有国际视野的技术合作和产业促进平台,服务上海金融科技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二是官方多方指导、主体广泛参与。联盟已形成指导单位、联合发起单位、成员单位“8+49”格局,实现了上海金融科技领域要素全覆盖。8家监管机构和政府部门出任联盟指导单位,包括央行上海总部、银保监会上海监管局、证监会上海监管局、市金融局、市国资委、市经信委、市科委和虹口区政府等。49家联盟成员单位,包括1家倡议发起单位、14家金融要素市场单位、10家持牌金融机构、8家金融科技公司、6家高校及科研院所、4家新金融及金融科技子公司、5家功能性机构、1家秘书长单位。三是创新发展,成果丰富。通过打造产业园区、建立联合实验室、成立创新中心、创新成果展示、发布金融科技白皮书、举办行业峰会和高峰论坛等多种方式,加速新兴技术与应用场景的紧密结合,推动金融科技策源性创新,打造金融科技的交流平台、展示平台和创新基地。

理解和拓展联盟的承载功能与作用空间。发挥联盟在金融科技产业生态中的平台、枢纽和载体作用,是上海市推进金融科中心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部署,也是联盟自身的使命和工作重点。成立以来,联盟重点在集聚、协作、创新等方面下功夫。集聚,就是要通过优化服务、完善配套,汇集各类机构和各领域人才的力量,打造产业集聚高地;协作,就是要围绕市场主体的金融服务需求、金融科技企业的应用场景需求以及金融机构的科技赋能需求,促进行业监管者、参与者、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创新,就是要推动形成金融科技策源能力培育机制,汇集金融科技重大研究问题和突破方向,积极参与和主动开展创新试点,加速新兴技术与应用场景的紧密结合,推动金融科技策源性创新。

初结硕果彰显未来发展格局。“上海城创金融科技国际产业园”、“金融科技安全实验室”、“上海国际金融科技创新中心”相继揭牌运行;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发布上海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并公示首批8个试点项目;发布《上海金融科技白皮书(2019)》、“上海国际金融科技创新课题”等成果;筹备设立面向行业应用与新兴技术的专业委员会,推动金融科技产用对接;筹备举办“第二届上海金融科技国际论坛、首届上海金融科技创新博览会暨全球金融科技节(2020)”,进一步提升联盟的学术影响力和国际化水平。

推进科技金融机构聚集创新基地。“上海城创金融科技国际产业园” 吸引了国内外持牌金融机构、金融科技企业、监管测试中心、相关科研机构和功能性组织入驻,打造金融科技行业的产业集聚高地和创新应用高地,成为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和全球资产管理中心重要承载区。一个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金融科技产业生态正在形成,同时,一批创新性强、应用性广的金融科技示范项目,也在各家单位的共同呵护下孵化成长。

推动落实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项目。上海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工作启动以来,鼓励包括联盟各成员单位在内的多种主体共同参与监管试点项目申报,协助央行上海总部等监管部门完成第一批创新监管试点项目的征集、公示和专家论证等工作。同时,第二批试点项目的储备、筛选工作也已启动。

主攻建设金融科技应用示范区。“上海国际金融科技创新中心”作为联盟的一项重大举措,是联盟成员单位集中展示金融科技发展创新应用成果的主阵地。实施“联合实验室50+50伙伴计划”,共同建设金融科技的联合攻关平台,培育一批创新性强、应用性广的金融科技示范项目。

落地推进“金融科技安全实验室”等重点实验室。着手筹建“金融大数据安全应用平台” ,力争升级成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重点开展网络安全研究与技术创新、标准制定、测试评估、应用示范与产业化推广等服务工作,为金融科技创新应用项目提供一站式检测认证与科研攻关服务,保障数字化转型与融合应用安全,努力形成规模效应和标杆作用。

发挥上海产业集聚优势,金融科技发展正当时

顺应竞争趋势发挥上海产业集聚优势。近年来,全球各个发达经济体都在大力发展金融科技。金融科技正在成为新一轮国际金融中心竞争的焦点。回顾全球金融科技的发展历程,世界主要国家、地区和有关国际组织对金融科技的态度从最初的审慎观察变得更加积极包容,对金融科技在发展普惠金融、促进金融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可持续增长等方面的作用和潜力日益重视,金融科技作用价值和发展原则共识逐步形成。放眼未来,金融与科技的融合发展已是大势所趋,加快推进金融科技中心建设是新一轮国际金融中心竞争的必然要求,上海发展金融科技产业具有显著优势。

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取得新成就。在国家战略驱动下,经过多年积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在金融市场体系、金融机构体系、金融服务水平、金融发展环境、金融双向开放等方面,均取得显著进步。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85%以上的直接融资总额来自上海金融市场。今年上海金融市场交易总额有望超过两千万亿元。沪港通、沪伦通、债券通及黄金国际板等在沪启动。A股相继被纳入明晟(MSCI)、富时罗素(FTSE)、标普道琼斯三大国际指数。截至今年9月末,境外机构和个人合计持有7.9万亿元人民币资产,是2016年初3.3万亿元的两倍多。

今年9月最新一期英国智库Z/Yen集团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排名中,上海超越东京,首次跻身全球第三名。上海各项综合得分与第一名纽约的差距进一步缩小,代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正越来越受到全球经济金融界的肯定和认可。今年以来,疫情并没有阻挡金融开放的步伐。一批国际金融巨头纷纷落户上海。4月1日,公募基金公司外资持股比例限制正式取消。随即一批全球顶级的资产管理公司正式提交在沪设立独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申请。截至目前,全国8家外资控股证券公司中有4家、30家外商独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有28家落户上海。一大批外资金融机构正积极筹备在沪设立独资或合资金融机构。

上海发展金融科技优势突出良好的金融基础,是培育金融科技的重要土壤,也为金融科技发展提供了需求和动力。整体而言,上海四方面优势比较突出。一是金融要素市场体系功能完善,金融科技企业获得完善的金融基础设施支撑;二是金融机构体系门类齐全,为金融科技企业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三是金融法制、金融人才、金融风险防范等方面金融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为金融科技企业提供了全方位支撑;四是地处国内金融对外开放的前沿,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水平较高, “双循环”战略链接功能日益增强,多个国家战略叠加汇聚,发展金融科技的大环境相对优越。此外,上海地处长三角经济带,依托长三角城市群的集聚效应,资本、人才、技术、产业和企业等创新要素聚集;同时国际金融中心、科创中心和金融科技中心加快联动发展,吸引和培育了一批重要的头部金融科技企业。这些都是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建设获得长足发展的可喜因素。

联盟承担的使命与努力方向作为上海金融科技领域的第一个市级产业联盟,为行业技术交流、协同创新提供高层次、常态化的平台,架构市场主体与金融监管部门、政府部门沟通与工作推进机制。上海金融科技产业联盟理事长、上海国际集团总裁刘信义表示,发起设立上海金融科技产业联盟,是贯彻落实上海建设金融科技中心的重要举措,也是上海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联盟坚持市场运作,政府引导,通过搭建高规格的行业交流平台,促进金融要素市场、持牌金融机构、头部科技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的协同合作,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形成市场驱动内生动力,营造良好创新发展环境,增加有效金融供给。

“联盟坚持科技赋能,提高金融服务效率,提升金融服务能级,增强金融要素市场和金融企业核心竞争力。下一阶段,联盟将以金融应用为引领,以场景需求为导向,把握金融科技快速发展的历史契机,加快形成在沪金融科技产业集群,加大金融科技的人才培养,推动国际金融中心与科创中心联动发展,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弯道超车”,刘信义指出。

“联盟要汇集研究金融科技重大问题和突破方向,找准发展方向,在发展什么样金融科技、怎么样发展金融科技两个根本问题上保持正确的航向;要了解实体经济的需要,积极创新契合人民美好生活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并通过科技手段,增强金融普惠性”, 上海金融科技产业联盟联席理事长、交通银行副行长郭莽指出。

联盟未来发展可期在联盟指导单位、成员单位和各界朋友共同努力下,联盟承载的功能和作用发挥空间更大。一是彰显上海引领作用,进一步提升产、学、研、投、用的相互融合,发挥上海金融行业的独特优势以及长三角充沛的科技产业资源,带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推动国际金融中心、科创中心和金融科技中心联动发展。二是树立对外开放标杆,推动技术与资金的“引进来”和“走出去”,提升上海金融科技行业国际化水平,进一步夯实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三是发挥新型智库功能,汲取社会和业界智慧,提升思想创新力、政策影响力和国际输出力,成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软实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海金融科技产业联盟将进一步落实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建设的实施方案》的要求,发挥联盟在产业生态链中的作用,推动联盟成员单位之间的长期、全面、深度合作,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进,继续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能级。

加强区域交流合作,提升联盟影响力和显示度

推动长三角地区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发展。当前,长三角一体化已经上升至国家战略,而上海推进金融科技的发展也需要辐射和融入到长三角区域,进一步服务这一国家战略。长三角三省一市如何更好推进区域间金融合作,推动金融科技资源的高效配置,也成为上海金融科技产业联盟的思考重心和重要职责。

“上海作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可充分发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统筹配置全球金融资源的能力,依托自身在金融科技领域完备的应用场景和深厚的技术积累,促进金融行业在更高起点和更高水平上服务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联盟秘书长邓伟利表示。

上海金融科技产业联盟在多家指导单位的关心和支持下,积极响应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建设的号召,与江苏、浙江、安徽三省密切合作,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近期联盟与苏州市金融科技协会、苏州工业园区、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浙江互联网金融联合会等机构做了初步交流,探讨联盟的区域合作交流的方向与方式,推动长三角地区的金融科技信息共享,并在金融资源配置、金融设施互联互通、金融信息共享、金融监管协调、金融风险防范等方面加强合作,探索建立长三角地区的跨区域金融合作平台。

未来,联盟还将以建设 “上海国际金融科技创新中心”为工作抓手,推动上海市与江浙皖三省深度合作,加强与长三角其他城市的创新合作,完善各方金融科技载体建设与产业培育的双向通道与互动机制,主动在各自载体的规划布局中,为长三角金融科技产业链上的头部机构、领军企业、成长期公司做好空间预留,提供相适应的产业政策配套,同时依托股权基金增强对科技企业的助力,提升长三角地区整体金融科技服务水平。

逐步提升联盟全球影响力。依托联盟平台优势,“上海国际金融科技创新中心”还将着力建设由国内外金融机构和组织参与的“国际合作示范区”,进一步深化与伦敦、纽约、新加坡等全球领先的金融科技中心的交流与合作,在金融科技、监管科技等领域发挥建设性作用,促进我国金融科技行业与国际金融市场接轨,支持我国金融业更高水平开放,助力中国金融机构和科技公司在海外市场的投资和布局。

值得一提的是,经前期紧张筹备,由上海金融科技产业联盟主办的第二届上海金融科技国际论坛即将于今年12月7日-9日在 “上海城创金融科技国际产业园”举办,届时众多政府领导、企业代表、行业领袖、专家学者将齐聚一堂,为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建设建言献策。在论坛召开期间,联盟将同步举办“上海金融科技创新博览会”,为联盟成员单位提供展示金融科技创新成果的舞台,推动各类主体之间的长期、全面、深度合作。

同时,今年受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的邀请,经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引荐,联盟将代表上海参与“全球金融科技节(2020)上海场”的合作,将论坛、博览会的部分内容通过图文直播、视频录播的形式接入新加坡“SFF × SWITCH”网络平台,向各参展国家展示本次活动的盛况。全球金融科技节是全球最大的金融科技节,也是金融科技界的一个国际平台,汇集全世球金融科技领军人物,包括学术界人士,金融行业专家,政策制定人士和投资者,来讨论最新科技趋势、展示科技创新方案及探讨各方合作机会。

责任编辑:文心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网友评论:

栏目分类
Copyright © 2011-2021 经济新报网 联系我们:jingjixb@163.com 为商业人士提供客观、独到、深度、权威的最新经济报道和分析。
Top